本文转自:人民网-广西频道
以水文化为魂 育新时代水利人
——走近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“慕水”辅导员工作室
近年来,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牢记“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”的殷切嘱托,坚决扛起保护广西山山水水的政治责任,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紧扣水利学科特点和专业特色,把文化育人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。
“慕水”辅导员工作室揭牌仪式。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供图
以水铸魂强素养 以纲维并举育良师
“慕水”辅导员工作室构建“1+4+N”辅导员工作清单模式,理顺辅导员的工作思路,明确工作目标和优先级,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。其中,“1”指的是“一页纸”辅导员工作清单,它帮助辅导员全面了解全年工作内容,避免工作重心偏移;“4”则是四个平台——学习平台、创新平台、科研平台和应用平台,旨在解决辅导员成长中的“四化”问题,即学习能力“低效化”、创新能力“局限化”、科研能力“薄弱化”、应用能力“表面化”;“N”则是指结合个人特色亮点的发展清单,形成个性多元化工作载体,激活辅导员成长中的“内生动力”。
“慕水”辅导员工作室细化实践措施,确保模式的有效运行和辅导员专业素养的实质性提升。在“一页纸”工作清单的指导下,辅导员能够清晰规划全年工作,通过定期培训和研讨会,不断更新知识体系,提升理论水平。
学习平台通过组织专题讲座、在线课程和学术交流,系统提升辅导员的学习能力;创新平台鼓励辅导员参与创新项目,开展学生工作案例研究,拓展工作思路;科研平台设立科研项目基金,支持辅导员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、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研究,增强科研能力;应用平台则通过实践演练、校际交流和社会服务,强化辅导员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。同时,个性化发展清单根据每位辅导员的特长和兴趣,制定专属成长计划,包括参与专业培训、承担特色项目等,有效激发辅导员的内生动力,促进其全面发展。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辅导员队伍在专业化、职业化、专家化的道路上不断迈进,为培养新时代水利人才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以水润德融特色 以技砺行铸英才
“慕水”辅导员工作室深挖水利文化的内涵与价值,结合个人特色亮点的发展清单,形成个性多元化的工作载体。工作室成员积极开展具有“水”特色的学生发展系列教育科研、教育教学改革等工作,打造“厚德慕水·德技并修”思想教育与文化育人体系。
“慕水”辅导员工作室组建“生命之源”实践团,以“节水护水”为主题,开展节水宣传和志愿服务活动,普及节水知识,增强公众节水意识;组建“大禹青年”实践团,以“传承大禹精神”为主题,开展水利科普宣传、水文化调研、水利遗址保护等活动,引导学生学习大禹精神,增强职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。
组织学生参加水利电力技能国际大赛,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;组织学生开展与水利相关的科研项目,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。开展水文化品牌社会实践等活动,普及水资源保护知识;组织学生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践活动,为建设节水型社会贡献力量。
开展“慕水大讲堂”,邀请水利专家、企业家等进校园开展讲座,分享水利行业发展趋势、前沿技术和实践经验;组织学生开展水文化知识竞赛,提高学生的水文化素养。
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,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素养、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,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水利人的使命和担当。
以水立脉建体系 以行践知育新人
“慕水”辅导员工作室以“水文化”为魂,创造性地构建了“334”三元双向循环模式,将文化育人融入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,打造特色鲜明的育人体系。
以“史”“诗”“事”三个内涵,“慕水”辅导员工作室深挖“水文化”底蕴,通过治水名人故事分享会、水利发展史讲座等形式,引导学生了解水利发展的历史进程,学习水利先贤的治水精神和奉献精神,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;通过“水”诗词经典诵读比赛、水文化主题征文比赛等形式,引导学生感受水文化的独特魅力,增强学生对水文化的热爱和认同,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;通过“我与水的故事”分享会、水文化调研活动等形式,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与水的点滴故事,增强学生对水的亲近感和感恩之心,提升学生的情感表达和交流能力。
以扎实学习、扎实更新、扎实锻炼三个“扎实”,巩固知识技能,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水文化主题讲座等形式,普及水文化知识,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;以原创作品征集、节水“三进”行动、宿舍水文化设计、跑团争霸赛四步实践,强化责任担当。
进校园、进社区、进企业开展节水宣传,组织学生开展水文化主题的绘画、摄影、征文等活动,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;组织学生开展宿舍水文化设计活动,将水文化元素融入宿舍环境,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;组织学生开展“水电跑团”争霸赛,将体育锻炼与水文化相结合,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。
以水传声彰示范 以德育才引前路
“慕水”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成果不仅得到了校内的广泛认可,还在同类院校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。工作室通过多种渠道,包括新闻报道、论文发表、论坛分享、举办讲座和研讨会等多种形式,系统性地将育人实践与科研成果进行广泛示范推广,使得其经验模式在众多高校中传播和应用。在与区内外高校的经验交流和分享中,工作室的成果被广泛借鉴,有效促进了水利教育领域的共同进步。
依托东盟国际教育合作平台的资源优势,工作室积极参与国际水利教育交流与合作,不仅推动了教育资源的国际化共享,而且在人才国际化培养方面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。在与国际同行的深入交流中,工作室汲取了国际先进教育理念,进一步丰富了自身的教育内涵,提升了教育质量。
这些成果的广泛推广,不仅极大地提升了“慕水”辅导员工作室的知名度和影响力,更在水利职业教育领域发挥了显著的示范引领作用。工作室的成功经验为其他院校提供了宝贵的参考,推动了水利职业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发展。同时,工作室的成果也为水利行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。
在未来的发展中,“慕水”辅导员工作室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水利人才为己任,不断提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,为水利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。(王婷 庞海瑜 蒙媛媛)
可盈配资-可盈配资官网-四川炒股配资-投资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